《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指南》出台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互联网+教育”的部署要求,积极探索区域推进智慧教育的新路径,加快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支撑引领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省教育厅、省委网信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决定联合开展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并制定了《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指南》。

据悉,“十四五”期间,遴选30个左右的地区培育建设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在智慧教育支撑环境、智慧教育资源供给、智慧教学创新实践、智慧教育治理转型、智慧教育评价改革、智慧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可复制推广的应用场景与经验案例,探索区域整体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示范带动区域教育及全省教育数字化高质量、特色化、可持续发展。

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注重特色发展,各申报地区根据区域教育发展基础、实际需求和优势特点,可以从以下建设方向中(但不局限于以下方向)选择重点方向开展前瞻性探索。包括:

打造新型教学空间。(1)推进普通教室及实验室、图书馆等专用教室智能化改造,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智能实训室、网络研修教研室等。推进基于物联网的校园智能管理,实现教学、办公和运动等场所温度、照明的自动调节及空气质量的监测预警,打造绿色校园。(2)构建虚实融合、智能适应、灵活接入的校园泛在学习空间,普及数字化学习终端,支持学生利用数字化终端开展随时随地的学习和交流活动。加强数字化学习终端进校园的规范管理,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设备。(3)升级网络学习空间,支撑泛在学习和空间掌上服务。探索数字孪生学校、数字联盟学校建设,促进线上线下教育有机融合、校内校外教育相互融通。

实施多元智慧教学。(1)推广普及智慧课堂,探索虚拟现实、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教学应用,着重提高课堂教学质效,形成10个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价值的智慧课堂案例。(2)区校协同建立数据驱动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帮助教师用好数据和平台,结合学科特点和课型所需,探索大数据支持下的教学改革。(3)开展智能助教等教育应用的试点示范,探索人工智能支持的人机协同教学模式,形成5个以上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优秀案例。(4)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音体美劳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适合课程特点的智能化教学模式,形成5个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价值的教学案例。

开展灵活弹性学习。(1)利用智慧教育平台、网络学习空间等应用,支持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场所开展泛在学习。(2)利用智能学伴、智能学习舱等应用,提供适应性学习资源和智能学习服务,拓展课后服务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3)推进创客教育、STEM教育,推广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探索智慧作业管理。(1)充分利用智慧作业管理平台、智能笔等方式,加强作业设计、分发、批改、反馈、公开等全流程管理,实现对各校各学科作业量和学业负担情况的动态监测。(2)研制或落实中小学作业质量相关标准,加强各学科作业研究,实现线上线下作业数据的高效采集,探索数据驱动的高质量作业设计与智能化评价,持续提高作业质量。(3)充分利用省名师空中课堂等平台的在线答疑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作业辅导等需求。

开展身心健康智能监测。(1)充分利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平台,鼓励学校通过可穿戴设备无感式伴随式采集学生体育活动、体质健康等数据,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数字档案。(2)开展学生体检数据、体测数据、学校生活数据的融合分析与智能监测,为有效控制中小学生近视率、肥胖率,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决策支持。(3)充分利用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平台,构建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模型,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成长电子档案,开展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心理健康预警,推动线上预防与线下干预的无缝衔接。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1)利用物联感知等智能技术对学生发展数据进行无感式、伴随式的采集,建立链条化、过程化、终身化的学生成长数字档案,做到“一生一档”。(2)构建高可信、智能化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运用学生画像技术对学生个体和群体进行多维度的精准评价。(3)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区校一体化推进机制,加强政策宣传和制度保障,充分调动学校、师生、家长的积极性,加强评价结果在学生发展、生涯规划、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科学运用。

健全教师专业能力评价。(1)建设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发展大数据库,加强教师教学研修数据的伴随式采集和科学分析,为每位教师建立个人成长数字档案,实现“一师一档”。(2)建设课堂教学智能分析系统,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智能诊断,形成数据驱动、面向过程、精准高效的教学评价新模式,助力教师专业成长。(3)基于教师发展大数据开展全面、客观、公平、精准的教师考核工作,突出以教学实绩为主的评价导向,将评价结果用于职称评聘、岗位晋升、评先评优等。

相关文章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