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光明实验:16年的坚守 一座被爱“填满”的校园

相信很多网友被这样一个视频感动过,一个懵懂的孩子哭喊着拼命地抱住妈妈,不让即将出去打工的妈妈离开,可是最后,妈妈迫于无奈还是强忍着泪水离开了…感触之余,也让“关注留守儿童”这个话题被顶上了网络热搜。在江苏连云港市灌南县就有着这样一座有92.2%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的学校,在校董事长刘明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用爱坚守了十几年,让这样一个特殊的学校屡屡走进大众的视野。7月7日,资深媒体人陈凤玲陪同金陵佳人汇董事长郝名娣等企业家一行来到了这里看望留守儿童们。

废墟上营造起来的快乐家园

成为如今容纳3000多名留守儿童的苏北最大的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这一条路一走就是十六年,每当回忆起十六年前坚守开始的时刻,灌南光明实验学校董事长刘明的心情就难以平静。

据他所讲,灌南,是江苏省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县份,许多家乡打工族因子女教育陷于‘困顿’而整天心挂两头。这个现象当时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个想法油然而生——替政府分忧,为家长解难,办一所创业者子弟学校!在这个念头的引领下,他带领一班志同道合的人多方筹集资金,凭借对教育的热爱、对事业的执著,以及奉献社会的崇高使命,踏上了坚守的征程,在一片废墟上建起了这片留守儿童的快乐家园。

做好服务,也立好规矩

学校坚持走“高起点、高品位、高质量、特色化”的办学之路,狠抓“书法、英语、日语、普通话、电脑、陶笛、军事化管理”等特色,小学从一年级即开设英语、日语、微机、书法等课程,全方位地为孩子的人生打底,同时还组建了拉丁舞、跆拳道、古筝、电子琴、象棋等众多兴趣小组,多角度地为孩子的未来奠基。学校配备专职保安、校医、生活老师、炊事人员,与专业校车公司合作,从衣、食、住、行、医等方面无微不至的服务每一位留守儿童。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校委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一起坐下来讨论,共同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并经常组织学生逐条学习,让学生明确班级建设的目标要求。其中一日三餐的“感恩教育”给一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低年级小朋友在教师帮助打完饭菜后要说声“谢谢老师”,高年级同学轮流协助教师打饭打菜;用餐前统一背诵古诗《锄禾》,进行爱劳动、节约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吃饭时要求学生在座位上静静就餐,不得大声喧哗,不准跑到教室外面就餐等等这些看似“军事化”的要求为同学们的规矩养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家校联手,构建关爱网络

学校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彩色档案,加强与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联系。对留守儿童展开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开通亲情热线和亲情视频,为家长与子女的亲情传递开辟绿色通道;以四种不同的形式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为了让在外打工的家长放心,每天,我们都得拎着心。”刘明感慨地说。

经过16年的努力,灌南光明实验学校以上乘的服务、一流的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家长的充分认可,校荣誉墙上挂满了奖章与牌匾说明了一切。愿在校的留守儿童能够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资深媒体人陈凤玲在参观了学校后特别感慨,她表示,一定会利用好自身的优势,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出一份力,通过现有的影响力去呼吁更多的人士参与其中,支持更多的像灌南光明实验学校一样性质的教育机构,帮助孩子们拥有更好的教育环境及资源。(作者:陈凤玲)

相关文章
网站安全检测平台